水花香弄晚風清,閒立梧桐看月生。
夜漏向深秋始覺,一天星濕露華明。
——《立秋夕》宋 · 武衍
立秋,是秋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。它代表著秋季的起始,但卻是第三熱的節(jié)氣,僅次于大小暑。該節(jié)氣也標準著一個轉折點,降水、濕度等將漸趨減少或下降。
本次的節(jié)氣科普,將為大家介紹病毒的分類。
如何將病毒進行分類?
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、結構簡單,只含有一種核酸(RNA或DNA),不能獨立繁殖,只能借由感染機制,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(tǒng)進行自我復制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。
病毒的分類方法主要有四種:根據(jù)形態(tài)分類、根據(jù)宿主分類、巴爾的摩病毒分類法和ICTV病毒分類法。
1) 根據(jù)形態(tài)分類
圖1:形態(tài)各異的病毒
根據(jù)病毒的表觀形態(tài),病毒可分為球狀、冠狀、桿狀、絲狀、磚狀、子彈狀等。
2) 根據(jù)病毒寄生的宿主細胞,病毒可分為:
01
動物病毒
通過侵入動物(包括人類)的細胞進行感染,如流感病毒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、狂犬病病毒、脊髓灰質炎病毒、皰疹病毒等;
02
植物病毒
通過入侵植物細胞來感染植物,如煙草花葉病、毒甜菜黃病毒、蘿卜黃病毒、花椰菜花葉病毒等;
03
昆蟲病毒
感染昆蟲的病毒被稱為昆蟲病毒,也稱為昆蟲的病毒病原體,如阿斯科病毒粒子和昆蟲痘病毒是昆蟲病毒;
04
其他微生物病毒
其他微生物病毒,通過入侵細菌細胞來感染細菌,也叫噬菌體,如大腸桿菌噬菌體。
3) 巴爾的摩病毒分類法
1971年由美國微生物學家大衛(wèi)巴爾的摩提出,根據(jù)病毒遺傳物質和復制過程,將病毒進行分類,該方法極具實用性,也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病毒分類方法。
根據(jù)該方法,病毒可分為:
1
雙鏈DNA病毒 (dsDNA):如腺病毒、皰疹病毒、痘病毒等;
2
單鏈DNA病毒 (ssDNA):如細小病毒等;
3
雙鏈RNA病毒 (dsRNA):如輪狀病毒、呼腸孤病毒等;
4
正義單鏈RNA病毒(+ssRNA):如新冠病毒、諾如病毒、丙肝、甲肝病毒、登革熱等;
5
反義單鏈RNA病毒(-ssRNA):如流感病毒、狂犬病毒等;
6
單鏈RNA逆轉錄病毒(ssRNA-RT) :如HIV病毒等;
7
雙鏈DNA逆轉錄病毒(dsDNA-RT):如乙肝病毒等。
圖2:巴爾的摩病毒分類依據(jù)
前5類病毒遺傳物質不同,它們進入細胞后利用宿主細胞的酶合成子代遺傳物質并完成組裝。
后2類逆轉錄病毒較為特殊,這類病毒會將自身遺傳信息整合到宿主細胞DNA上,隨著宿主細胞DNA的表達而增殖,原理上永遠無法被完全治愈。
4) ICTV 病毒分類法
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(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,ICTV) 根據(jù)病毒之間的親緣關系、進化關系和遺傳物質,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生物分類方法,對病毒進行全面分類并每年更新。
依據(jù)該方法,病毒可分為6域10界17門40綱,72目264科2818屬11273種(2022年)。ICTV病毒分類法雖然實用性略欠佳,但最為科學嚴謹。
圖3:巴爾的摩病毒分類法和ICTV病毒分類法比較
圖源:Microbiol Mol Biol Rev. 2021 Sep; 85(3): e00053-21.
漢寧“二十四節(jié)氣”科普是漢寧化學推出的關于微生物的科普欄目。我們將以中國傳統(tǒng)的二十四節(jié)氣為時間線,定期推出相關主題的微生物防控科普短文。“四季有序,萬物有時”,讓我們“寄知識于時節(jié)”,一起探索微生物世界:漢寧與您應時相約、不見不散!